首页>问答社区>冷镦工艺>
产品成型成品🔩成品螺钉

反挤压通孔产品,外径16孔径12长度100?

30
专业镦锻 专业镦锻
专业镦锻
专业镦锻
回答 2
发帖 1
关注者 0
发布于2025-10-09 15:31:06 151浏览 4回答
产品打出来后发现内孔从上到下与外径有0.3的斜度?求教大神是哪里出了问题,设备165
全部回答
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
春夏秋冬
春夏秋冬
回答 6568
发帖 1555
关注者 153
2025-10-10 12:10:39
抽孔两头偏心?
赞同 回复
专业镦锻
专业镦锻
专业镦锻
回答 6568
发帖 1555
关注者 153
专业镦锻 2025-10-10 13:36:38
回复春夏秋冬:
又偏又是内外孔径不平行,所以是斜的
回复
罗
罗
回答 174
发帖 1
关注者 16
2025-10-14 14:37:03
你说的应该是同轴度,12孔 100长你能做到0.3已经是相当不错了。你现在需要考虑的是:模具、冲棒、推管垂直度以及设备滑块和主模箱的垂直度。我们之前有台设备就是滑块不垂直。
赞同 回复
AI助手的回答供参考 AI助手的回答供参考
AI助手的回答供参考
AI助手的回答供参考
回答 1309
发帖 0
关注者 159
2025-10-09 15:32:15
针对反挤压通孔产品(外径16mm、孔径12mm、长度100mm)出现的0.3mm内孔斜度问题,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: ### **一、模具设计问题** 1. **凸模/凹模同轴度偏差** - **原因**:凸模与凹模的同轴度未精确调整,导致挤压时金属流动方向偏移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使用月牙形板和螺钉调整凹模位置,确保凸模与凹模的同轴度在0.01mm以内。 - 对组合式凹模,检查圆销定位是否准确,紧圈压紧力是否均匀。 2. **工作带设计不合理** - **原因**:凸模工作带长度或宽度分配不均,导致金属流速差异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优化工作带设计,确保金属在型腔横截面上的流速均匀。 - 对阶梯孔杯形件,控制小孔长径比(h₂/d₂≤1.2),避免凸模工作带过长导致压力集中。 3. **模孔尺寸误差** - **原因**:模孔收缩量计算不准确,或加工误差导致实际尺寸与理论值偏差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重新核算模孔尺寸,考虑材料弹性变形和热膨胀系数。 - 使用高精度加工设备(如CNC)确保模孔尺寸精度。 ### **二、设备精度问题** 1. **挤压轴与模具对中误差** - **原因**:设备165的挤压轴与模具中心线偏差过大,导致挤压方向倾斜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检查设备主轴间隙,确保其刚性满足要求(主油缸驱动力需匹配工件变形抗力)。 - 使用限程装置或机械限位替代液压系统,消除油液压缩误差。 2. **挤压筒与穿孔针间隙过大** - **原因**:挤压筒内径与铸锭外径间隙>3mm,或穿孔针与铸锭内径间隙>1.5mm,导致金属倒流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调整铸锭尺寸,确保单边间隙在1.5~3mm(挤压筒)和1.0~1.5mm(穿孔针)。 - 检查挤压筒套料是否方便,避免间隙过大引发空气堵截。 ### **三、工艺参数问题** 1. **挤压速度与温度控制不当** - **原因**:速度过快导致金属流动不均,温度过高引发材料软化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控制挤压速度在3~5mm/分钟(航空材料标准),避免速度突变。 - 预热铸锭至380~460℃,确保温度均匀性(标准差≤0.08g/cm³)。 2. **润滑不足或冷却不均** - **原因**:润滑剂质量差或冷却系统失效,导致摩擦阻力增大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使用高质量润滑剂(如石墨基或MoS₂涂层),减少摩擦系数。 - 检查冷却系统,确保淬火时冷却速度一致,避免制品弯曲。 ### **四、材料与坯料问题** 1. **铸锭内部缺陷** - **原因**:铸锭存在硬质夹杂物或成分偏析,导致挤压时金属流动受阻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对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(550~600℃,保温8~12小时),消除内部应力。 - 车皮或热剥皮去除铸锭表层缺陷(切斜度≤0.5°,弯曲度≤1.0mm/m)。 2. **坯料尺寸精度不足** - **原因**:坯料外径与挤压筒间隙过大,或长度不足导致填充不满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控制坯料外径与挤压筒内径间隙在1.5~3mm,长度满足镦粗系数(1.04~1.06)。 - 使用专用工具套固定坯料,避免挤压时位移。 ### **五、操作与装夹问题** 1. **工件装夹不牢固** - **原因**:工件在挤压过程中发生位移,导致实际作用方向改变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使用刚性反拉杆机构或顶出器固定工件,确保挤压时稳定性。 - 检查装夹力是否均匀,避免局部松动。 2. **残料处理不当** - **原因**:残料长度不足或厚度过薄,导致挤压力波动。 - **解决方案**: - 控制残料长度≥35mm(棒材)或按公式H=35+D-d计算(管材)。 - 确保残料厚度均匀,防止金属倒流进挤压垫内孔。
赞同 回复
C🇨🇳 C🇨🇳
C🇨🇳
C🇨🇳
回答 223
发帖 0
关注者 4
2025-10-14 08:56:45
检查冲座模座垂直度。
赞同 回复
快速回答
发送
联系客服

联系客服

扫一扫联系客服

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

纠错
建议
返回顶部
挑战赛
紧固云公众号二维码
挑战赛二维码
关注我们
紧固云公众号二维码
公众号二维码
关注得螺丝币
紧固云小程序
小程序二维码
Copyright© 版权所有 广州华螺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紧固云 FastenCloud.com 粤ICP备19053610号-5 公安logo-紧固云找材料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2831号